Search


[以色列 ‧ Jerusalem ‧ 糖果雨]

安檢門內是猶太少...

  • Share this:


[以色列 ‧ Jerusalem ‧ 糖果雨]

安檢門內是猶太少年的成年禮,哭牆下傳來歌聲與笑聲。一陣短促奇異的「啦啦啦」高喊,母親與姊妹把手中的糖果拋向孩子,孩子接住回擲,幾顆糖果掉進我外套的帽兜裡。

哭牆的祈禱區男女有別,女眷不允許進入男性區域,只能站在椅子上,靠著圍籬歡呼吶喊。男孩臉上掛著緊張的笑容,伸出手臂,讓長者用皮革綁帶將經文盒固定在手臂與額頭上,披上披肩Tallit,從約櫃中迎出經卷,偷偷瞄這端的母親與姊妹一眼,開始以希伯來文吟頌經文。

另一隊成年禮團隊在歌聲與鼓聲中走來,一把糖劈哩啪啦落下,女眷們對我喊「Throw it back! (丟回去!)」示意我將手中的糖果拋過圍籬。另一頭的男孩們大笑接住,一來一往,圍籬兩側下起五彩繽紛的糖果雨。

安檢門外,抗議以色列政府封鎖聖殿山的伊斯蘭教婦女正對著以色列軍官高聲怒罵。胸前交叉兩列彈匣的軍官雙手抱胸,面無表情應對婦女的怒火。門裡門外,歡愉與肅殺。

---
耶路撒冷老城一塊0.135平方公里的區域,猶太人口中的聖殿山(Har HaBáyit),阿拉伯人口中的聖域(Haram al-Sharif),是世界上最具爭議的宗教聖地之一。在猶太歷史裡,這裡兩度築起聖殿,又兩度被摧毀。傳說中,第二聖殿被燒毀時,6位天使坐在西南側的牆上哭泣,淚水黏住石塊,留下這面500公尺的西牆(Western Wall)。西牆是散居各地的猶太人朝聖之所,不少人祈禱時想起猶太人的流離歷史,撫著牆面落淚,中譯時,翻成較貼切實況的哭牆。

伊斯蘭歷史裡,猶太人被羅馬人放逐後,穆斯林在聖殿遺址北段興建圓頂清真寺與阿克薩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內保存的一塊大石,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踩著它升天,猶太人說先祖亞柏拉罕在此祭拜上帝。

以阿戰爭後,約旦控制哭牆19年,禁止猶太人前往。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還以顏色,佔領老城,還拆除哭牆旁的摩洛哥區,給猶太人更大的祈禱空間。猶太教徒為主的以色列、穆斯林居多的巴勒斯坦,聖殿山主權爭議,成為兩者間最敏感的導火線。

抵達耶路撒冷前一周,這導火線引燃不可收拾的大火。聖殿山每天僅在短暫的固定時段開放遊客參觀,其餘讓穆斯林禱告。一名猶太活動人士卻呼籲政府允許猶太教徒重返聖地進行禱告儀式,遭一名巴勒斯坦青年槍擊,聖殿山一度封鎖,重新開放後壓縮開放時間。不滿1平方公里的老城,加派1000名警力,鎮壓可能「暴動」的穆斯林。

對於神的愛,衝撞在一起時變成強烈的恨,上帝與阿拉,會怎麼說呢?

---
在此同時,在埃及調停下,加薩走廊剛結束50天的密集轟炸,以巴實施無限期停火。據以方表示,這場戰爭肇因於三位以色列孩子遭巴勒斯坦武裝份子殺害。
國際間的解讀,是主張和平談判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主張用武力殲滅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有意盡釋前嫌,組成聯合政府。受哈瑪斯掌控的加薩走廊,儼然成為以色列的出氣筒。

不論真相為何,以巴血債血還的每一場戰事,總拉著市井小民陪葬。根據聯合國
獨立小組的調查報告,這場50天的轟炸造成近2200人死亡,半數為平民,哈瑪斯則說,死亡的平民中,有500人為孩童。

在戰火連綿的加薩,或許是政治壓迫,或許是盡可能開枝散葉,國民生育率極高,14歲以下的幼童人口高達43.5%。但也就是說,每顆落下的砲彈,有4成機會打中孩子。生理上,砲擊造成肢體、聽力受損;心理上,隨時失去親人恐懼,讓當地孩子的脾氣格外暴烈或黏人。看不見的傷,和新聞照片中嚇人的創口一樣痛。

---
男孩的吟誦告一段落,最後一次祈禱後,眾人將經文迎回約櫃,代表男孩在宗教上成年。男孩走向母親,母親將手臂伸過圍籬,摟著兒子,在臉頰印下一吻。

看著眼前面頰紅潤,眼睛閃著光芒的猶太男孩,想起巴勒斯坦自治區與加薩走廊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幾里之遙,這裡的孩子接糖,那裡的孩子接子彈。

成年禮後,孩子負起宗教責任,也要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武器或橄欖枝,戰爭或和平,在三教聖城耶路撒冷,兩個選項背後,有多複雜的情緒。

手裡的糖開始融化,我拆開一顆送入口中,扎舌的甜味,慢慢在嘴裡散開。


Tags:

About author
I cannot rest from travel; I will drink Life to the lees. All times I have enjoyed Greatly, have suffered greatly, both with those That loved me, and alone.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ferretworldwalking/
View all posts